新闻动态

新闻资讯

Uber创始人:都说我们疯了,也许我们的确疯了

Uber创始人:都说我们疯了,也许我们的确疯了

    在115日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,Uber创始人TravisKalanick发表了题为《一个极客工科男的新商业之旅》的主题演讲。

    以下为Kalanick今日演讲实录Now,Enjoy:

从极客到企业家:首先你得找到一个破碎的东西

11岁,6年级的时候开始写程序,我当时特别喜欢数学,我的爸爸是工程师,所以,他很早就教我怎样学数学,参加了奥数,在美国我们有比赛,叫做学术的十项全程,所以我是一个纯粹的极客。我7年级搞了一个变电器,把这种交流电变成直流电。我向大家证明,我的确是极客,我最后写的一段程序是一个两层的神经网络的清单,刚才那张图就是这个清单。

我再说说从极客走到创业家之间的路程是什么?我中间有几步,首先你得找到一个破碎的东西,一个损坏的东西。

    我和联合创始人在巴黎,当时下雪,我们根本打不到车,这是很简单的事情。我的创始人说,我真想点一个键就来一辆车,后来我们说为什么不搞这样的东西出来,我们就走上了优步的里程。为什么我当时打不着车,问题在于,现在纽约3250个计程车,但是60年前的计程车和今天的计程车数量是一样的。因为出租车数量不够,所以如果一个司机想自己开车,那么他拿不到执照怎么办呢?要获得许可,去出租车公司那里获得许可,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一个出租车的职业生涯。所以这就是问题的结症。

    如果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,这个问题就不值钱了,更重要的是,作为一个企业家、创业家,我是不是因为问题很难,变成很有好奇心,很激动。这是纽约市所有对轿车需求的地图,有人开了这张APP我们就可以看到他,你点APP,叫了一辆车我们就可以告诉他。你在世界上什么地方,我们都可以叫到一个车。所以我们会搞到一个热点地图,我们知道车会在哪里,车一旦进入热点就会把热吸走,我们把这张图给司机看。司机就知道,热点在哪里,应该去哪里,需求就会跑去供应。司机就会跑去车少的地方,这张热点地图就是起点。但是我们也会把价格和它链接,当车太多,需求不足的时候,价格就会下降。

极客企业家,必须有分析性和创意性

    我们还有更难的问题需要解决,谷歌、特斯拉、苹果,还有一系列其他的车制造商都在试图进入无人车的领域,十年后会发生什么呢?当车没有司机了,对Uber来说,我们希望确保可以拥抱技术,不是抵制技术,我们希望成为未来的一部分,不是阻挠它。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些难的问题的解决方案,但是我们对难的问题是有好奇心,喜欢他的。

车上路以后,他会对这个道路旁边的景物建立3D地图,但是车必须在这些道路上知道怎么行驶他才行,怎么样导航才行,对于一个创业家来说,有人会说,有些问题非常困难,但是一个极客要成为企业家,他必须要有分析性和创意性。成为数学极客不够,你还要有心,有创意,有热诚,就这样你才可以把这种人渴求进步的一面,和人解决问题的分析层面结合在一起。

    我们知道创意是什么,这是在南京。是某些想法让我们走到更新的境界,这就叫做创意,当你把创意和分析进行交集的时候,你就会创造出有功用的东西,对人来说可以创造进步的一种新的东西。我们每年夏天都会搞活动,叫做Uber冰激淋,这就是分析性和创意性的交集,我们的确可以按一个键来一辆车。但是如果按一个键,一辆卖冰激淋的卡车到我面前该多好呢?这个创意性是不是很强。

    极客转变为创业家,要做到这一步,会在很多蓝球之间成为黄球,你总是能够迎难而上,相信别人不能相信的东西。而且你要能够忍受压力,大家都认为做事情应该是按一套做法,你要按另外一做法而做,你要走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向。当然,如果你是正确的话,结果很棒。因为你可以改变世界,但是有的时候,感知的确就是现实,你搞错了的话,你就完蛋了。你不想被那个狮子吞噬,如果是一个小猫的话没有关系。

要成为创业家就必须能够创造魔力

    搞清楚感知和现实之间的区别就是创新者的第一步,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风险是什么,当人们觉得风险很多,而你知道其实风险不多的时候,创新者就可以去创新了。他们可以创造人们觉得不可能的东西。但是有的时候,风险的确很高,感知和实际是一回事。你去那走钢丝,跨越尼加拉大瀑布,的确是有风险的事情,不管风险如何,这个企业家都必须更好的减缓风险,他必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,只有这样,创业家才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。因此,下一步,要成为创业家就必须能够创造魔力。创造魔力第一步就要知道什么是魔力,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个,这个人打开一个行李厢,里面是人民看不见的东西,但是他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。

    在Uber我们把魔力分解为四个环节:第一个环节,你有没有把时间归还给别人,第二步,你有没有把瓶颈感带给别人,第三步,你有没有把喜悦感带给别人,第四步,你有没有给他们更多钱。

    在Uber我们把魔力分解为四个环节,第一个环节,你有没有把时间归还给别人,第二步,你有没有把瓶颈感带给别人,第三步,你有没有把喜悦感带给别人,第四步,你有没有给他们更多钱。如果,同时四步都做到了,你就在一个魔力之处了,你创造的东西就是真正有魔力,真正能够转化的。

    未来可能发生的东西,为了创造魔力,我们必须创造未来,你要能够看到未来才能创造别人看不见的东西。当你看到魔力的时候你就知道你身处魔力之中了。

创业者一定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

    另外,销售就是讲故事。恐怖是一个疾病,会去兜售自己的想法就是解药。如果你不把自己的愿景变成现实的话,什么都不会发生,后面是二手车的销售员,极客有时候看到销售员就会说,滚开,我不想跟你打交道。其实极客会去批判销售员,但是你要知道,销售员是把事情变成现实的必要一环。你要把事情带到市场必须要有销售,你不需要成为销售员,但是你也要知道销售是很重要的一环。而且要讲故事,讲故事是很重要的一环,你要超越二手车销售员,要启发人们。

    Uber的确就是按一个键就来一辆车,他们改变了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方式,而且改变了本身。一定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,一定要拥抱你销售的精神,要把你的故事讲出去,不然别人都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,你的愿景永远成为不了现实。创业要敢于探险,在被打败的时候立刻站起来

    下一步就是探险,他们永远会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做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们知道中国的英特网是什么,有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,没有很多外国公司在中国英特网的蓝图之中,我到中国来,别人都说我疯了,也许我们的确是疯了。但是,这种探险能够启发我,吸引我到中国来尝试为中国的城市和人民服务。但是问题在于,是什么让我有信心,过去十年我在北京发现,这里的创业家和创新都在不断的升高,但是硅谷一直都很高,北京一直都在迎头赶上,我相信未来五年,北京会有更多的创新、创造、创业家,在中国、北京出现。所有中国的公司都开始变成全球化企业,最终他们也会对外部的创业家来到中国敞开开放的精神,我们要做到最好,才能够在中国和最好的人一起竞争。

    最后冠军思维,我们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思考冠军的,首先你要享受你的旅程,不管你最后去哪,在篮球厂上,足球场上你要全身心投入,把每一分的力气投入进去。你被打败的时候要立刻站起来,如果你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比赛之中了,当出现逆境的时候,你能够重新站起来,这样是不可能失败的。这是我们优步的想法,这是我们觉得冠军的思维之所在。

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来中国了,我们在中国的确不是处在上风的地步,即使你在逆境之中也可以站起来,创造一些新的东西。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,但是我们坚信自己的事情,我们的使命就是使得交通像自来水一样,在任何地方服务于任何人,这样可靠,我们坚信这个想法。但是,从极客到创业家中间,我们所坚信的就是这个使命,我们希望让未来的城市成为我们使命的一部分,我们也认为让路上的车更少,可以减少堵塞量,减少污染。

时代已经不同----互联网创业到了该国产化的时候了

随着创业门槛的降低,国家政策的鼓励,资本市场的青睐,2015年被称为国内创业元年,有数百万人创业。但全民创业风潮随着指数暴涨呈现快速泡沫化,加上资本寒冬的肆虐,一些鱼龙混杂的创业泡沫被迅速挤破,死亡名单更是拉长了每个看“圈”的屏幕距离。当然也有成功的好项目,那些最终成功的项目,可能不是取胜于产品、团队、创始人个人的优秀度,而是创业价值观上的胜利。

在中国但凡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背后,总有硅谷的身影。或者说,这些企业本就是从模仿他们起步的,所以中美的互联网创业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。王小川曾说过,“硅谷绝大多数创业者创业的出发点是去探索、去满足好奇心,寻求创新。这和中国的创业环境截然不同,中国创业者不谈产品的问题,用户体验的改变,而是刚刚完成天使融资,就规划好什么时候完成几轮融资,什么时候IPO,非常浮躁。”在这一点上,硅谷的那些创业者们的确值得我们学习,不仅仅是他们的商业模式。

硅谷创业者有啥特质?简单概括就是“特立独行,桀骜不驯,我行我素”。第一,要有与众不同的精神,“不同”不是意味着“奇怪”,而是创新。第二,他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,如同硅谷的文化传统是产品驱动,他们执着于产品的各个细节,而非把产品视为概念。第三,他们睡梦都想着改变世界,要不他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。

中国创业者想学会硅谷那身穿着很容易,但要照搬那套规则就比较难。第一,中国创业者基数大。如果人人都争先做匪夷所思的创新,那不就是真的成为“连疯子都在创业”了?第二,还是基于创业者基数大,所以个体创业能力必然是鱼龙混杂,如果人人都想着改变世界,那估计“世界也可能会被整疯”了吧?

随着纯TMT线上创业红利的消失,以及O2O项目补贴大战之后,资本大鳄在业务横向上进行扩张,靠一个APP爆红后就可以建立一个平台的黄金时代过去了。不做重度垂直,怎么和巨头竞争,特别是那些从传统行业出走后新加入互联网的创业者,其掌握着传统行业的经验、资源,是产业资本的首道资源,何尝不从身边和自身资源做起呢?

目前全球市值前10的互联网公司里中国已占4家,国内也出现了一些“独角兽”或“指数型组织”,中国在互联网上与美国没有太大“时差”,无须再一味去模仿。

CopyRight © 2021 南京长江自动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15059491号-2    技术支持:梦蕾科技